张东平-梁子湖养蟹第一人

走进蟹中王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大闸蟹养殖 > 河蟹养殖技术

七月河蟹养殖事项之底质改良篇

  水体是河蟹生长、生存和生活的环境,而水环境的好坏是由池塘底质所决定的,因此有良好的底质环境才能养好水有好的产量,养殖户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。


  1.底质发黑发臭
  塘底发黑发臭,主要是因为塘底长期处于厌氧环境,污染物代谢转化不完全而形成的。
  预防方法:
  ①底层冲气,促进有益菌的繁殖。
  ②采取定点及少量多餐的投饵方式,避免残饵的形成。
  ③定向培养有益藻类,用有益藻类养剂氨基肥肽或丰藻碧水安+碧水源代替普通有机肥。
  ④定期使用底安康或底速安等氧化类物质改底,以提高底泥通透性,改善底层溶氧状态。
  ⑤防止盲目用药,改用降解型底质改良剂底安康、晴雨底立安代替吸性底质改良剂。
  解决方法:
  ①第一天用碧水源+应激灵全池均匀泼洒,解毒抗应激;
  ②第二天用底安康+晴雨底立安净化池底;
  ③第三天用多肽活菌王+氨基肥肽调护水色,同时内服免疫强钙硬壳宝+生长快乐+茵胆平肝宝增强河蟹抵抗力。
  2.底质发霉出现白色絮状物
  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是高温季节底质恶化,大量残余饵料在池底变质。
  解决方法:
  用底安康对底质进行改良,然后用EM6强生原液、生态活水素对水质进行调节。
  3.底质板结
  底泥板结,使其和水体间的物质交换停滞,造成河蟹塘肥水困难。
  解决方法:
  这种情况下,在施用肥料后可能暂时将水色培养起来,但维持时间不久,所以最好在施用氨基肥肽后,第二天使用多肽活菌王或将肥料与多肽活菌王混合浸泡1-2小时后使用,这样有利于活化底泥,维持水色,尽量不用化肥。
  4.底质的常规养护
  每7-10天使用晴雨底立安、底安康、底改先锋进行改底。在使用底改产品来改良底质时,如果搭配解毒产品效果更佳,即先使用碧水源、绿水排毒爽或氨基金解霸2小时后再使用底改产品。

高效养殖河蟹的六个技术要点

  河蟹养殖如要形成一条高产量、高规格、低成本无公害的养殖路子,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  一、池塘进行标准化的改造,蟹池的规格一般在20—30亩左右;池埂埂面宽2—3米,坡比为1.5—2.5,清除蟹池过多的淤泥。每亩用20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。
  二、种植复合型水草,水草有伊乐藻,苦草,轮叶黑藻等。保持水草覆盖率在58%左右:每亩螺蛳500公斤,同时根据蟹池内螺蛳实际数量,7月—8月再补放一次,亩放100公斤左右。
  三、把好苗种质量关。做到品种纯正,规格整齐,行动敏捷,体表完整,选长江系的优质蟹种。亩放量达1500只,合理混养青虾及套养鳜鱼。
  四、把好水质水位的调控关,根据池塘前、中、后期的水质情况、定期不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,保持水质的肥、活、爽、清和较高的溶氧,透明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,PH值控制在7.0—8.5之间;溶氧量稳定在5毫克/升以上。每隔10—15天亩田新鲜生石灰10—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,增加池塘自净能力,协调池塘生态环境,有利于河蟹脱壳生长。
  五、把好科学投喂关,注意营养均衡,以小鱼、自制颗粒及玉米饲料为主,采取“两头精、中间青、精粗结合,荤素搭配”的科学方法,投饵做到“四看”“四定”的原则。
  六、把好病害防治的关,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,遵循“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的原则,定期外用含氯含碘制剂等水体消毒剂和生物制剂,高温季节用 “甲壳净”“纤虫净”等杀虫剂全池泼洒,交替使用,每月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制成药饵,连续投喂3—5天,通过外用内服可有效防止蟹病的发生。